您的位置:首页 >资讯 > 文娱 > 正文

古代君王为什么自称孤或寡人?孤寡人朕的区别是什么?

来源:汇世网 时间:2023-05-11 13:56:08

古代君王为什么自称孤或寡人?

寡和孤都是古代君王的自称,称孤道寡是以首领自居。南面称孤的意思是,朝南坐着,自称孤家,也指统治一方,称帝称王。

先来看下寡人、孤和朕的发展使用。

朕这个称呼,在秦始皇称皇帝前,是第一人称代词,那时不分尊卑贵贱,人人都可以自称朕,但秦始皇称帝后,朕这个称呼就成了皇帝的专称,也就是说,除了皇帝外,其他的人不能用。

不过国王、诸侯虽不能称朕,却可以称孤道寡。

寡人,字面意思就是寡德之人,当然这是古代君主、国王、诸侯的自谦。在古代统治中,认为是“以德治国”和“以德配天”,认为君主、国王、诸侯的权利是上天给予的,但上天只是把天下的权利给有德之人。君主、国王、诸侯如果失德就会失去权利。所以国力君主、国王、诸侯就自称寡人了。

在春秋时期的诸侯,则自称为寡人,不过一些实力弱的诸侯国国王,则不称寡人,而称孤。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混战多年,经过长时间的相互征伐,所谓适者生存,到了战国时期,逐有了七战国。战国七雄虽然都尊称为王,不过却仍然自称为寡人。

后来秦始皇尊号皇帝,自称为朕,而在之后的秦末汉初之间,项羽分封的诸侯王和刘邦分封的诸侯王都自称为寡人。同时后来的汉朝刘姓诸侯王也多是自称为寡人。

然而寡人之称到了东汉末年,使用范围、程度却不如了孤,比如袁术、曹操、孙权、刘备等人都称孤。

孤寡人朕的区别是什么?

一、本义不同。

1)孤的说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,原指脱离群众,孤立无助的人。诸侯们自嘲为孤,就像孤家寡人一样。

2)寡人,即为寡德之人,意为“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”。是古代君主、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。

3)朕,《现代汉语词典》解释“朕”,说:“秦以前指‘我的’或‘我’。

二、出现的年代不尽相同。

1)孤在春秋战国时期常用;东汉末年,群雄袁术、曹操、孙权、刘备等“南面称孤”。此时“孤”较为流行。而曹操称魏王,孙权为帝,仍然自称“孤”不称“寡人”。

2)春秋时期诸侯自称寡人;北魏、北周、隋朝的诸侯王常自称为寡人,而枭雄如尔朱荣、高欢自称为孤。

自唐以后,少有自称寡人者。如唐朝诸侯军阀朱滔、王武俊、田悦、李纳联合对抗朝廷,各自称王,盟主朱滔自称孤,王武俊等人自称寡人。唐顺宗为太子时自称寡人。五代郭威未称帝前自称寡人。

秦末汉初项羽所分封的诸王(如汉王刘邦)等,和刘邦所分封的诸王(如齐王韩信)都自称寡人,汉朝诸侯后多自称寡人。

3)“朕”,秦以前指‘我的’或‘我’,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自称。

三、所处的地位不尽相同。

1)清代学者赵翼考察了历史上“寡人”的使用情况:春秋时期诸侯自称寡人,而较弱的诸侯自称“孤”。

2)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丞相李斯建议“朕”为皇帝专有的第一人称代词。只有皇帝一人能自称“朕”。

不过朕是比较书面化的自称,往往仅出现在诏书等官方文书上。在日常生活中皇帝常称"我"、“吾”、“孤”等。

标签: 古代君王 古代君王自称 自称变化 历史知识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