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资讯 > 文娱 > 正文

关于清明节传说有什么?清明节有什么习俗?

来源:汇世网 时间:2023-05-24 14:43:59

关于清明节传说有什么?

春秋时代,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,生活艰苦,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。后来,重耳回到晋国,做了国君,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,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,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,不肯出来。

晋文公无计可施,只好放火烧山,他想,介子推孝顺母亲,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。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。为了纪念介子推,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,禁止生火,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,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。

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,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,久而久之,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。

2、三国时诸葛亮治蜀,深得人心,但他去世后朝廷却没有为之盖庙,于是百姓在寒食期间于田野道路上拜祭。其后朝廷自省措置不当,正式附祭诸葛亮于先祖(刘备)庙,但寒食野祭的风俗却已经形成,并演变为各人祭扫先人的坟墓。

3、在人们只认其母,不认其父的原始社会,高母就是祖先。祀高禖就是祀祖先。而寒食节的原本节期就在二月下半月,在时间上与古时祀高禖的时节是一致的,故唐玄宗立寒食为祀祖节。后世寒食节缩减成最后三天或两天,或者直接与清明节结合在一起,所以寒食扫墓也就成为清明扫墓了。

清明节有什么习俗?

1.扫墓:清明节属于“祭祖节”,清明扫墓,是表达孝道的重要日子,以祭祀场所的不同,可分为墓祭、祠堂祭。清明节扫墓,一般上午进行,还要携带酒食果品,在墓前焚烧纸钱,为坟墓培新土,叩头拜祭。

2.踏青:又叫春游,古时叫探春、寻春等。四月清明,春回大地,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,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,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,到了宋代,踏青之风最为盛行,所以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。

3.植树:清明前后,种植树苗成活率高,成长快,因此自古以来,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,有人还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,1979年,人大常委会规定,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,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4.荡秋千: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,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,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、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习俗活动并流传至今,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,还可以培养勇敢精神,被儿童所喜爱。

5.放风筝:每逢清明时节,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,夜间也放,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,像闪烁的明星,被称为神灯。有的人会把自己所有的灾病写到风筝上,等风筝被放上蓝天后,便剪断牵线,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,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,给自己带来好运。

标签: 清明节传说 清明节习俗 传统节日 节日习俗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