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llo大家好,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,陕北农村订婚风俗,陕北民俗结婚程序大全)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(资料图)
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,在陕北每个人结婚,即使生活不宽裕,就借钱也要举行像像样样的婚礼,婚礼形式都是沿用传统的风俗和仪式进行,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,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婚礼仪式也有所创新,尽管现代年轻人在举行婚礼中增添了多种逗乐方式,但还是在传统风俗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,陕北婚礼主要按以下程序进行:
一、选择结婚吉日
择嫁娶吉日是以女命为主,男命为辅,除结婚流年不能与男女双方年份相冲外,首取女方大利月,小利月,避开妨翁姑,妨父母,妨夫身,妨女身等凶月,其次在大利月,小利月中根据通书选取嫁娶吉日,再根据男女 双方八字 (以双方年份为主,八字为辅)排除众多凶煞,最后筛选出来的 嫁娶吉日才算是结婚好日子 。
二、订婚
通过择偶,在基本上确立婚姻关系后,男方便找人择日举行订婚仪式和结婚仪式,也有的只举行结婚仪式。
订婚仪式
(一)、订婚的准备
确定了订婚日期后,男方便认真进行准备,准备酒席。邀请一些有关人员参加。待介绍人领着女方的人到男方家中。男方要为女方准备订婚的物品,一般是四色、四礼和财礼。四色是指四匹不同颜色的布,在古时候生活条件差,订婚要来四色布给女儿缝嫁妆,现在基本消失了。四礼是四种不同的礼品,即二十四个果馅、四斤猪肉、两瓶白酒、两包糕点或挂面。女方回家后,要将男方给的果馅分食给亲戚和自家的长辈,以示自己的女儿找到了婆家,订了婚,这叫定亲果馅。
订婚宴席参加的人员主要是女方本人与家长、介绍人、男方本人与家长及双方至亲。农村的订婚酒席一般设在男方的家中,城市的订婚酒席一般在酒店中进行。宴席的座次按左女右男,正位是双方家长,其次是双方至亲,然后是订婚双方及介绍人。坐定后酒席开始,介绍人发表演说,演说后双方喝酒吃菜,视为开席。介绍人是这次酒席上的节目主持人,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均由介绍人安排。
(二)、订婚的程序
1、相互敬酒
在订婚宴席上,经介绍人介绍,大家相互敬酒,介绍参加酒席人员间的关系。大家相互认识、叙谈。
2、递把柄
订婚宴席上男女双方相互间赠送礼物,叫递把柄。过去男方给女方送一件或几件衣服,女方给男方一块手帕或荷包。现在递把柄给手机或金银首饰。
3、递彩礼
男方家里给女方家里的礼物,叫递彩礼。经介绍人主持,男方家将准备好的四礼递给女方家,同时将准备好的吉祥数额的现金交给女方家长。女方家长将四礼全部收下,把现金点一下,这些钱叫财礼,要收下一部分,退给男方家一部分,实质上是以礼还礼。在旧社会,买卖婚姻时期,财礼数额巨大,且属国家禁止行为,所以人们均暗箱操作。无论是什么行为,
女方家养育十数年的女儿,将要给男方家作娘妇,对其父母表示点心意也是合情合理的。
4、互称呼
男女恋人第一次以正式的亲戚关系,对对方的父母和亲人进行称呼,有些地方称为改口。在酒席间由介绍人主持,让两位恋人向对方的家长和至亲敬酒。首先,女子向男方家长和至亲敬酒称呼,称呼应与其未婚夫对男方家长和至亲的称呼相同。每敬一位,被敬者均要给改口钱(红包),父母应给个吉祥数额,至亲一般就给个五十或一百元即可。然后,男子向女方家长和至亲敬酒称呼,女方家长和至亲也一样要给男方改口钱(红包)
5、扯衣裳
订婚后男方要给女方买衣裳。在过去,人们扯布自己做衣服,所以布的质量、花色和品种由媳妇来选,钱由丈夫来掏。现在成衣市场种类、款式齐全,人们很少再扯布做衣,因此变成了男方要给女方买衣裳。在订婚时,双方协商好给女方买衣裳钱的数额,由女方自己挑选购买。
宴席间在介绍人的主持下,还应商定结婚时的事项,以及双方应该遵循的礼数,特别是办事的规格与迎送人的安排,更要具体计划。如是否双迎双送、是否拉鱼、是否揭箱和车辆的多少等。未尽事项在订婚后由双方直接商议。
随着生活的富裕,一般都折成现金一次性给女方家,彩礼也在不断变化和创新,从七十年代的三转一响,四十八条腿,现在有的要求“‘一车一房,三金一钻’”。
三、迎亲
按照双方约定选择的结婚日子,男女双方都进行准备安排。
(一)女方出嫁女儿
1、准备嫁妆
接到男方选择的结婚日期的通知,女方家中就要准备嫁妆。嫁妆可以是除褥子外的任何生活用品,
一般嫁妆均应成双成对,车、房、家电、灯台和门帘可以例外。将嫁妆中洞房用的台灯、新房门上挂的门帘、蜡烛或灯油、少许自面、偶齿梳子、镜子、洗脸盆、给新郎的鞋和袜,这些小件之物准备好放在
起,到了出嫁之日,由婆家人的娘舅家的客人拿着投灶马用。大件的嫁妆有装箱柜的,有用车拉的。
2、筹划办事规模
在准备嫁妆的同时,还要置办办事用的饭菜食物和迎送人需要的东西,尽早确定送人的人选并及时告知,以便让送人的人有所准备,确保送亲者的人数为双数(婴幼儿不计算在内、未婚女子不得参与迎送)。总体上讲在陕北,出女比迎亲要简单的多,但随着社会的发展,特别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男女平等的普及,人们嫁女方面也效仿迎亲,把事办的很隆重。吃八碗席饭、雇鼓乐吹打这些程序与迎亲相同。
嫁女的头一天,事主人要对自己的宅居进行全面的大扫除,并对室内外进行全面的布置,宅院大门和家门上还要贴上有关出女内容的红对联,突显出其出女之事。有的人家还操办待客坐席事,即和迎亲人家样也是忙着准备明日的席饭。下午饭是饴铬,饭后要给襄事人和亲成们弄几个菜喝酒
3、宴请亲朋
嫁女的当天早饭吃糕,有的是粉汤、糕,有的是饸饹、糕。接待迎亲的人用水果瓜子花生糖等几个干碟子,香烟、茶水、饮料并炒几个菜上酒摆桌,等迎新队伍走了后,正式开饭。中午或者下午在酒店或者家里座席,现有有的和男方的婚宴在一块安排。总之,出女的办事程序与迎亲的办事程序相同。
4、照全家像。出门前女方照全家像。
(二)、男方迎亲
在确定了迎亲的日子后,事主人家先要估计客人的数量、商讨办事的档次,然后确定应邀请的襄事人员、迎亲的方式和规模以及需要准备的物品。讨论一番做到大家心里有数后,便通知和邀请亲成朋友,选择总领事和厨师,购买办事用的食物和用品及新人用的物品
请襄事人员时,事主人家首先要请总领事;请好总领事后,再请厨师;再经过与总领事和厨师的协商,便请其它襄事人员。落实了全部襄事人员后,在起事前三日的晚上,事主人家要设宴邀请全体襄事人员,即约客
1、约客。
约客
事主人为办好喜事,一般在办事的前几天设宴将在过事时需要帮忙的人员请在一起,让大家互相见个面,并落实责任、明确职责的约会叫约客。人员到齐上菜后,事主人先介绍襄事人员情况和办事的规模档次,再向全体襄事人员敬酒,然后宣布总领事的姓名并要求大家全力支持办好喜事。接下来,总领事向全体襄事人敬酒,接着安排宣布各个岗位任务和人员分工安排情况和注意事项,要求所有襄事人员相互配合、齐心协力,圆满完成事主家交办的各项任务。并安排礼房人员用红纸写好襄事人员分工名单和开饭时间表,并于次日张贴在赶事人员能看到的地方。
2、支鼓起事。
支鼓起事,谢乐队
迎亲宴席,一般安排两顿饭,头一天下午为羊肉饸饹,一般在自己家里安排,第二天中午在酒店包餐座席,有的在自己家里进行。条件好一点的也有办三天事,安排五、六顿饭的。
鼓乐队开始吹奏叫支鼓。鼓乐队到来后,看鼓乐队的襄事人要立刻准备好桌子、凳子和茶水及用具(如果天冷还要负责收拾柴火,供鼓乐队取暖)。就绪后,总领事要让事主人家端着盘子放上花红(一块红被面)和香烟(鼓乐队每人一盒是后来兴起的),递给鼓乐队的负责人。鼓乐队将盘子里的花红和香烟接收,将花红拴在号筒上,便在鼓乐手鸣号后,击鼓吹奏。表示着结婚迎亲之事的正式开始,随即看鼓乐队的人将茶水、酒菜摆在鼓乐队前的桌子上,以供鼓乐队享用。
如果在农村家中办事,主人家住宅窑洞的门窗上贴有结婚迎亲内容的红对联,洞房的窗户上贴有大窗花,在鼓乐的演奏声和亲朋的吵闹声中,能够感觉得到使人欣慰的喜庆气氛。
3、、开 饭
压饸饹
简单点的办事一般为两天(阔气一点的三天),正事的头一天早上备有羊杂碎,炸油糕,供襄事人员、外地提前来的亲朋用餐(如果在酒店办事就不安排)。
迎新的头一天下午正式起事,准备丰盛的羊肉饸饹,供所有亲朋好友食用。一般襄事人先吃,鼓乐队最后吃。
迎亲当天早上,安排的早饭为羊肉(或猪肉)粉汤、素粉汤,主食为炸油糕,下午开始座席吃八碗,也有的是五魁。如果是城里酒店办事只在中午安排包席一次。
4、迎亲方式
迎亲方式是指在迎娶媳妇时所采取的方式。由于社会的声展和时代的进步,迎亲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地改进。从古老的抬轿、骑毛驴到乘车结婚是个很大的变革,突显了社会发展进步的速度。
迎新一般在上午举行,结婚的这天要根据迎亲路途的远近决定起床时间,有迎亲路途远的;在四、五点起床也不为怪,即第一遍鸡叫后就可起床?总领事掌排事主人将准备好的和合饭让迎亲的人、鼓乐队成员和驾驶员们享用,按数量安排给参与迎亲的交通工具和摄像师花红、香烟、红包,给鼓乐队红包和鼓乐队成员香烟,同时给交通工具贴双喜或佩花。让每个参与迎亲的人都在左胸佩戴小红花,还要将准备给送亲的人佩戴的小红花和新人佩戴的大红花都拿上。
一切准备就绪,总领事安排事主人打醋坛,醋坛一打立即启程。
(1)、抬轿娶亲
即抬着轿子去将新媳妇娶回家,轿子是旧时的交通工具,因为有严格的按等级使用的规定,所以一般老百姓的迎亲轿子用四人抬。抬轿娶亲的方法。迎亲去时鼓乐队在最前,迎亲者中的妇女骑着驴跟在鼓乐队的后面,之后是放有儿女馍馍的轿子,接着是驮着离母糕、揣装馍馍和被褥等行李的驴,然后是其它的迎亲者,最后是抬嫁妆箱柜的脚夫(不陪箱柜就不需要脚夫了)。这是一个很长的队伍,行进在崎呕的山间羊肠小道尤为壮观。鼓乐队在所路过的村庄均应从前村吹打至后村,在经过桥梁与山间焉口均应鸣号,使得队伍走过之后,人人皆知。
迎亲归来时,只在迎亲去时的队伍中加人了新人和送亲的人,新人抱着花瓶坐在放着儿女馍馍的轿子里,送亲者中的妇女骑着驴跟在新人的轿子后,而其它的送亲者则走在抬箱柜的脚夫之前;除箱柜外的嫁妆都驮在驮行李的驴背上。这样就使的队伍更加壮观。
(2),骑驴娶亲
父亲抱女儿上马
即牵一头装备好的毛驴去让新媳妇骑上娶回家,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求、六十字年代初,抬轿娶亲的习俗被政府制止,人们结婚娶亲改用毛驴,即用一头头毛驴来取代轿子。因娶亲工具的变化,骑驴娶亲与抬轿娶亲的物品携带稍有变化。新媳妇所骑毛驴上被褥是新娘妇洞房用的被褥;驮行李的毛驴虽然减少了新媳妇洞房用的被褥,却增加了一块遮盖的单子和原由新媳妇拿的儿女馍馍。到了七十年代随着农村道路的建设,骑驴娶亲又取消了脚夫和驮行李的毛驴,改由人力架子车或畜力架子车拉嫁妆,走在队伍的最后。在当时,有一辆架子车比现在拥有一辆小轿车都要神气,也是陕北人战天斗地、人定胜天精神的胜利成果。
(3).乘车娶亲
迎亲车队
即用机动车辆将新娘妇娶回家。社会发展到二十世纪末、二十一世纪初,随着陕北的道路建设和人民的经济条件的大为改变,机动车辆愈来愈多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,为乘车娶亲提供了充足的条件。乘车娶亲的机动车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:手扶拖拉机、农用三轮车、小四轮拖拉机、小轿车不一而足。机动车辆三五成群载着数十人,比起抬轿娶亲和骑驴娶亲可气派多了。二十一世纪初,在村村通公路的道路建设下,人们把小轿车定为娶亲的工具。也就出现了对车辆数量和档次的诸多讲究和攀比。
A、乘车娶亲的顺序
乘车娶亲的顺序分为徒费顺序和乘车顺序两个部分,即启程、归来时的徒步和出发、返回时的乘车顺序。
B、徒步顺序较为讲究
徒步迎亲队伍
启程徒步顺序是:鼓乐队,捧着儿女馍馍、离母糕、给新人穿用的包裹、一块被子的男迎亲者,女迎亲者,其余不拿物品的男迎亲者,新人的花车、其它彩车、拉嫁妆的车组成的车队。
归来时的徒步顺序:放炮的炮车、炮手,摄像的摄像师,鼓乐队,女迎亲者,新人(若新郎参与同新娘并排行走),女送亲者,其它迎送亲者。
乘车顺序较为自由,车辆行进时的次序一般是不会发生变化的,无论是出发或返回均依次行进。行进顺序是:放炮的炮车,迎娶的花车,其它的彩车,拉嫁妆的车。乘车方式是:花车乘坐新人和女迎亲者,如新郎迎亲,新郎乘坐迎娶花车。彩车依次乘坐女迎亲者、女送亲者、男迎亲者、男送亲者、鼓乐队成员。
5、打醋坛
打醋坛是将醋倒在烧红的铁器上放出气味对空气进行消毒,是清洁干净之意,寓意消除一切妖魔鬼怪都的打扰。打醋坛从洞房开始,围绕迎亲者和迎亲者所要带走的物品转一圈,围绕鼓乐队和交通工具也要转一圈。
6、压 门
压门
压门是考验新郎的一种斗乐方式。迎亲的(引人的)到达新娘门前时,新娘的闺蜜,朋友家里的小辈将新娘的房门锁住(顶、压),让新郎从门缝里往家里塞红包,达到压门者满意时方给开门,有的还要求新郎唱歌。农村有压大门、二门,进家门、卧室门等几道门,所以事先要准备足够的红包。
7、找 鞋
找鞋
新娘出发时要新郎给穿鞋袜,娘家人事先把新娘的鞋子藏起来,新郎(引人的也要帮助找)找不到时,新郎给红包才能找到。
8、揭 顶
接顶
1、接顶的物品接顶者每人四碟茶饭(也有两碟的)和两双红筷子,另外也可给一定数额的钱。
2.接顶的方法新娘坐在炕中间,左边坐迎亲者中的妇女,右边坐送亲者的妇女,统称为接顶者;接顶者就序后主持接顶的人喊一声“接顶”,鼓乐队奏乐,掌盘人将准备好的接顶物品用红木盘端到 接顶者坐的炕上;主持人说“现在接顶,大家就收起吧”,三方均开始收物品;收礼物时,应双手将物品拿起;因为传说谁拿的快谁好,而新娘是主角,所以应让新娘先收。接顶的程序和实物在娘家和婆家都是相同的。在娘家接顶后,娘家的事主人要给迎亲者中接顶者,一定数额的钱,称为启发。待回到婆家接顶后,婆家的事主人也要给送亲者中接顶者启发相同数额的钱。给接顶者启发时,其所带的小孩也要启发,只是钱的数额要少于接顶者的数额。
接顶是事主家将按照迎送亲者中妇女和新娘的人数准备好的物品,交给迎送亲者中妇女和新娘的仪式。接顶是表示婆家人、娘家人和新娘三方见面接缘,目的是让大家所有的人和睦相处,希望新人过了门后幸福安康。
9、围儿女模模
围儿女馍馍
用一定偶数数目的小馍馍围在儿女馍馍周围的仪式,叫做围儿女馍馍。意在让新婚夫妇早生贵子、传宗接代、儿女满堂,儿女馍馍和围儿女馍馍的馍馍只能由新人和他们的亲生父母食用,即不能丢弃也不能蒸、切、熏、烤。其实过去人们的婚配年龄小,家长制管理严格,且新娘不一定能很快的适应新的饮食习惯,故而借此为其准备一些零食而已。围儿女馍馍的仪式:仪式开始时鼓乐队奏乐,仪式完毕鼓乐队止乐;新娘双腿盘圆,盘坐在炕或床中间,双手放在膝部,手上各托一个儿女模模;由新人(新娘或新郎)的母亲或长者中妇女主持,将带小红点的小白面馍馍围在新娘的周围;小白面馍馍的数量一定要是偶数,绝对不能是单数,且数量不能超过四碟茶饭一般都围两碟。也有改变儿女馍馍的放置,把儿女馍馍放在盘内,将带小红点的小白面馍馍围在盘子周围的仪式,但目的是一致的。
10、拉 鱼
拉鱼
新郎接亲双拉式:主持人喊“拉鱼”,鼓乐队开始奏乐;两位新人按左男右女盘坐在娘家出女窑的炕(床)中间,将放置有两个鱼和拉鱼线(拉鱼线在两个鱼的中间)的长木盘放在面前;新郎将拉鱼线的两头分别拴在两个鱼头上,应使用掏双钩的方法来拴,因为不能打结;夫妇二人交手叉臂将两个鱼拉在一起,仪式结束鼓乐队停止奏乐。新娘自牵式与新郎接亲双拉式唯一的区别是,拴和拉都由新娘一人完成,其它程序相同。拉鱼中使用过的鱼要放在娘家准备的投灶马用的脸盆内,显其吉庆有余、满满一盆。
鱼与余谐音,有吉庆有余之意。拉鱼是将新娘吉庆有余之喜牵拉到婆家,让新人的福气随身而带;也有说是寓意生殖崇拜。拉鱼有两种方式,视新郎是否参与迎亲而定。
11、投灶马
娘家人在女儿出嫁时,把一些日常用品装成满满一盆,让女儿带到婆家去;这些物品由迎亲者中,新郎的舅家人负责携带;在新娘到婆家前,就应当将物品送到婆家布置的洞房里。这个过程就是投灶马,意指新娘成为了婆家的人,与婆家共奉一位灶码爷。投灶马中的物品有:踩帐鞋袜、上头用品、照明灯具、门帘、拉过的鱼和拉鱼线等,这些物品大多数已出现或将出现在各种仪式里。
12、挂门帘
挂门帘
投灶马的人将投灶马的物品带到了洞房后,要将门帘挂在洞房门口。挂门帘有两种,一种是娘家人中新娘的平辈人挂门帘,另一种是新郎的舅家客挂门帘,过去是乞人或抬箱轿者挂门帘。事主人一般在过事前就应对挂门帘的人选进行协商安排,并在挂门帘后给挂门帘者一些钱,这叫酬劳钱。因为在投灶马的人回来前,不知道门帘的大小、长短、宽窄,所以应准备好榔头和钉子,在投灶马的人回来后,依照门帘尺寸而钉。
13、洞房里的仪式
新人进洞房后,还要进行上头、收四角、围儿女馍馍、接顶、开箱、操糕等仪式。围儿女馍馍和接顶的仪式与娘家相同。
(1).上头
进洞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头。上头要由婆婆或长者妇女,按属相命相与新娘相合的人主持。上头要用的物品:木梳子、镜子、一个盛有少许水的脸盆和一块毛巾。上头的程序:一对新人背靠背的坐在炕上;主持人先分别拿木梳在新娘新郎的头上各梳三下,然后再给新人们做洗脸、照镜的动作。意味着让他们恩恩爱爱、白头楷老。
(2).收四角
收四角
收四角
收四角是在上头完毕后,让新人们去收起压在席角下的物品。相传说新人在收四角时,谁收的多,谁就是这个家的掌柜。有:“七个核桃八个枣,儿子多来女子少。媳妇吃了核桃枣,两口和气永不恼”
(3).开箱(压箱,添箱)
开箱,添箱
压箱底钱和添箱钱:新媳妇娘家人陪嫁妆时,放置在所陪箱底的钱叫压箱底钱。婆家根据所见到压箱底钱的数额,给新媳妇相同或两倍数额的钱,称之为添箱钱。
开箱钱:新媳妇开箱展陪房嫁装,婆家人给新媳妇一定数额的钱,称之为开箱钱。
14、换碗与操糕:
操糕
新媳妇要将陪的两扣轿碗或扣箱碗拿出来,递给婆婆或婆家的女性长者;婆婆或婆家的女性长者将婆家准备好的两只碗拿出来,将陪的两只扣轿碗或扣箱碗留给新媳妇,即为换碗。新媳妇将尽可能多的糕操到婆家准备好的一只碗里,将婆家准备好另一只的碗扣在盛有糕的碗上的仪式,称之为操糕。换碗与操糕是一个整体。操糕的意义有三:一是让娘家人从碗上大概的了解婆家的状况;二是满碗的糕奉献给娘家人,表示女儿对父母的孝敬;三是两位新人要操持他们这一辈子的饭碗了。也有一种传说,操糕是为了新媳妇在生产后小孩有奶吃。
15、坐席
农村座席
城市包席
16、照像留念
宴请结束后,组织家人、亲属,朋友们分别与一对新人合影留念。
举办结婚的讲究和程序都是过去留下来的民俗风情,地域不同,乡俗也不同,城市和农村也有区别。有道是:“十里不同音,百里不同俗”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,结婚程序和仪式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。现在有举行集体婚礼的,有旅游结婚的等等新仪式,我根据陕北历史遗留下的婚礼习俗,收集编写了当地的结婚程序,不一定正确和周全,供大家了解参考。
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