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资中国
您的位置:首页 >资讯 > 快讯 > 正文

曾国藩之死:发作到辞世仅45分钟,死前留下两遗憾和四句经典遗言

来源:个人图书馆-東泰山人 时间:2023-07-31 17:17:53

历史钟声

07/29 14:52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来自北京市

22.5万阅读


(相关资料图)

清末权臣曾国藩于1872年3月12日因脑溢血中风而亡,从病症发作到辞世之间仅隔了45分钟,曾国藩在临死之前还留下了两个遗憾以及四句经典遗言。

谥号文正,视为完人

曾国藩在骤然离世后,清廷授予其谥号为“文正”。根据史书记载,明朝朱元璋建国后对臣子的追封谥号作出了详细的规定,于文臣而言最高等级的谥号就是文正。

清朝获得皇帝加封谥号为文正的文臣才寥寥8人,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。而且,嘉庆皇帝还为了曾国藩而辍朝三日,足见帝王对他的重视。

除了皇帝外,官场士林都因曾国藩的死讯而悲痛不已,他们还将曾国藩与孔子、王阳明、诸葛亮一类的古人作类比,来凸显他的在世时的功绩。

那么,曾国藩究竟做出了什么样的成绩呢?

首先,他筹设了中国第一家近代军事工厂;其次,他还与学生李鸿章联手创办中国第一家民族工业,这是第一家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。

另外,曾国藩还促进了中国海军的现代化,主持了大量西方书籍的汉化,并且派遣了留学生赴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。除了这些之外,曾国藩还平定了清末农民叛乱——太平天国起义。

因此,在世人看来,曾国藩是一个“完人”,没有什么他不能做到的事情。但对于曾国藩本人来说他并不认为是这样,因为在他临死之前他还留下了两个遗憾。

两个遗憾,无法完成

曾国藩的两个遗憾是什么呢?第一个是学业无所成。曾国藩原是一介文臣,他之所以会领兵去平定太平天国起义,是因为当时的清廷没有可任用的人才了,他才不得不走上了战场前线。

但对于他来说,他更愿意将时间用于理学的钻研上,这也是他为什么当年拜师于理学大家唐鉴的门下。

大家都知道是南宋朱熹发明的理学,而曾国藩则是在朱熹理学的基础上衍生出了“理则礼也”的学说,这是一种强调“治世之术”的理学,也是理学经世治国的具体化体现。

倘若曾国藩没有担负起要将清廷从危难之际拯救出来的重任,他就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深入理学思考了。有可能,曾国藩就是未来的一代理学宗师了。

此外,晚清的经学家王闿运也曾这样评价过曾国藩的人生,说他有着“著述之才”,只不过身兼数职不得空罢了。因此,曾国藩才会认为自己在学业上无所成,因为他没能继续钻修理学。

虽然曾国藩对理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,可他却没能总结编撰出一本他对于理学的看法著作,这就是他的一个遗憾。

而曾国藩的第二个遗憾则是,他没能做到生前答应左宗棠的一件事。虽然曾国藩与左宗棠一度是一对政治仇敌,但他们最终还是重归于好。

成为了朋友后,左宗棠就拜托他为名将刘松山撰写墓志铭。

这可是湘军的一位首领,在征剿太平天国起义中立下过显赫功勋,而且刘松山海剿灭了反清农民武装势力捻军。

曾国藩之所以答应左宗棠的撰写一事,是因为他是湘军的创造者,与刘松山也是旧相识,对他也是非常敬佩。但是曾国藩却在临死之前还未将这墓志铭写完,这也变成了他的遗憾之一。

由此可见,就算是世人口中的“完人”曾国藩,他也会留有遗憾地死去。

四句遗言,非常经典

除了这两个难以再完成的遗憾外,曾国藩在临死之前还说了四句非常经典的语录。

第一句就是这“慎独则心安”。在《礼记》中就曾出现过“慎独”两个字,指的是在没有旁人在场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谨慎,以严格的道格标准来要求自己,从而达到“心安”。

《后汉书》中曾记载过这样一则故事,县令王密为了答谢荆州刺史杨震的提拔之恩,就偷偷在晚上带了金子去贿赂他。杨震在知晓对方来意后果断拒绝,但王密却说这件事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。

而杨震回答怎么会无人知晓,“天知,地知,你知,我知”。杨震就是做到了“慎独而心安”,就算是在没有外人知晓的情况下,他还能做到清心自守,心存慎独,这是难能可贵的。

曾国藩留下的第二句是“主敬则身强”,这强调的是一种以自强自立的积极精神态度去对待生活,才能做到身体健康,生活充实。

假如在生活和工作中处处都依靠别人,而且还是以一副萎靡不振的状态去面对的,那这样的人也是无法有所成就的。

第三句话则是“求仁则人悦”,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说只有讲究仁爱才能令他人心悦臣服。

《孟子》有云“以力服人者,非心服也,力不赡也。以德服人者,中心悦诚服也”,如果只是依靠武力而不是德行,那么别人不会真正地臣服。

宋朝的仁宗就是做到了“求仁则人悦”,这位皇帝的一生可以用“仁德”来概括,就比如说有一天他晚上特别想吃羊肉,但是却没有让宫人去制作羊羹。

在仁宗看来,如果他今天杀了一头羊做了食物,那明天肯定会有其他人杀羊来给他做食物讨好他。如此一来就会有数不清的羊被屠宰,而且民间也会效仿皇帝争相吃羊肉。

所以,为了给百姓作出榜样,懂得克制之理,宋仁宗就选择了委屈自己的口腹之欲。

第四句话则是“习劳则神钦”,也就是说努力工作会让神都感到钦佩。这一话,曾国藩想要强调的是“学习”和“劳动”,想要让自己的后人都能在学习上刻苦用功,在事业上努力拼搏。如此一来,才能有所成就。

1872年3月12日,曾国藩突然脑溢血发作,让长子将他搀扶于房中后,他留下了人生中最后的遗言。虽说是遗言,但是从病发到死亡的45分钟内,曾国藩因脑部缺氧无法言语,也只能用手势去表达。

标签:

  • 上一篇:CAD雨伞如何绘制
  • 下一篇:最后一页
  • 相关阅读